因美觀或通風采光需要,民用建筑中較多出現“凹”形構造和“回”字形(比如天井等)構造,關于這類構造中相對外墻的防火間距,現行標準未作明確要求,存在較大爭議。
本文認為,“凹”形構造和“回”字形構造中相對外墻的防火間距,與是否屬于同一防火分區相關,與是否開設洞口相關,更與外墻保溫及裝飾材料的燃燒性能相關。要點如下: 要點1:凹形、回字形構造部分的相對外墻的防火間距,主要是指不同防火分區外墻洞口之間的防火間距【圖示1】【圖示2】,當不同防火分區相對外墻上沒有開設洞口時,可以不考慮防火間距【圖示3】【圖示4】。 要點2:對于同一防火分區的凹形、回字形構造,通常無需考慮相對外墻的間距要求【圖示5】【圖示6】。 要點3:當外墻保溫及裝飾材料為可燃或難燃材料時,不管相對外墻是否屬于同一防火分區,也不管是否開設洞口,其回字形、凹形區域的相對外墻均有必要保持一定距離【圖示7】【圖示8】。
要點1:凹形、回字形構造部分的相對外墻的防火間距,主要是指不同防火分區外墻洞口之間的防火間距,當不同防火分區相對外墻上沒有開設洞口時,可以不考慮防火間距。
凹形、回字形構造部分的相對外墻的防火間距,主要是指不同防火分區外墻洞口之間的防火間距,通常不應小于6m,參見【圖示1】【圖示2】。而當不同防火分區相對外墻上沒有開設洞口時,可以不考慮防火間距【圖示3】【圖示4】。 【圖示1】凹形區域不同防火分區相對外墻洞口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 注:依據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(2018年版)》 GB50016-2014第6.1.3條規定,防火墻兩側開口最近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2m。【圖示2】回字形區域不同防火分區相對外墻洞口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 注:依據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(2018年版)》GB50016-2014第6.1.4條規定,位于轉角處的防火墻,兩側墻上開口之間最近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4m。 【圖示3】外墻上未開設洞口的凹形區域,不同防火分區外墻之間的間距不限【圖示4】外墻上未開設洞口的回字形區域,不同防火分區外墻之間的間距不限
要點2:對于同一防火分區的凹形、回字形構造,通常無需考慮相對外墻的間距要求。
對于同一防火分區的凹形、回字形構造,通常無需考慮相對外墻的間距要求,參見【圖示5】【圖示6】。 【圖示5】同一防火分區的凹形區域,外墻之間的間距不限【圖示6】同一防火分區的回字形區域,外墻之間的間距不限
要點3:當外墻保溫及裝飾材料為可燃或難燃材料時,不管相對外墻是否屬于同一防火分區,也不管是否開設洞口,其回字形、凹形區域的相對外墻均有必要保持一定距離。
火災一旦蔓延至建筑外墻的回字形、凹形區域,由于熱量相對集中,容易在回字形、凹形區域形成“拔火效應”,導致火勢迅速向上部蔓延。因此,當外墻保溫及裝飾材料為可燃或難燃材料時,不管相對外墻是否屬于同一防火分區,也不管是否開設洞口,其回字形、凹形區域的相對外墻有必要保持一定距離,相對外墻的間距一般不應小于6m,參見【圖示7】【圖示8】。 【圖示7】凹形區域的外墻材料為可燃或難燃材料時,相對外墻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【圖示8】回字形區域的外墻材料為可燃或難燃材料時,相對外墻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 (1)本文主要對針一、二耐火等級的民用建筑,該類民用建筑的外墻應為不燃材料且耐火極限不低于1.00h。 (2)本文不包括工業建筑。依據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(2018年版)》GB 50016—2014第3.4.7條規定,一座“回字”形、“凹”形或“山”形廠房中相鄰兩翼之間應滿足防火間距要求,該規定未限定是否為同一防火分區,也不限定是否開設洞口。也就是說,即使廠房建筑的“回字”形、“凹”形區域屬于同一防火分區,即使是沒有開設任何洞口,其相鄰兩翼之間均應滿足本條文規定的防火間距要求。 倉庫的火災風險通常大于廠房,類似條件下的防火間距要求可參照廠房執行。 依通用規則,處置建筑防火間距爭議!舉一反三,實例分解! “迎火面·側火面”&“防火間距”-怎樣合理處置,靈活應用! 防火間距| 正向面、平行面、側向面洞口的概念及應用!
江蘇智淼消防主營:全套消防檢測設備、消防安全評估設備軟件、甲乙級防雷檢測裝置、電氣檢測設備、火災現場勘查/消防監督檢查箱、二合一消防煙槍、試水/細水霧裝置,產品提供帶送檢服務;江蘇消防檢測設備官網:http://www.csrwg.com/;服務熱線:4006-598-119。